台灣失智症的現況 失智症的類型、風險、問題與挑戰


依照 Kao,等人2022年發表的學術研究顯示,台灣於1993年9月進入了老年社會。但在不到25年的時間內,老年人大量增加,65歲以上的人口數量就翻倍,已經於2018年3月就進入了高齡社會,超出原先預期2年。更令人驚奇的是,台灣預計在2025年就會進入超高齡社會。

 

高齡化社會面臨的問題不僅僅是勞動人口減少,也會引發健保財務、退休金的改革。面對個人或家庭最嚴重的考驗則是龐大醫療費用的支出。下面,我們來討論引發醫療費用、人力最多的失智症(dementia)。

 

Kao,等人的研究也發現: 與台灣15年前的一項研究相比,長期照護機構住民失智症的盛行率從45.7% 急劇增加至目前的87.1% (包括非常輕微的失智症在內)。在老人福利機構中盛行率為87.4%;護理之家中為87.1%;退伍軍人之家中為83.3%。女性的失智症盛行率略高於男性;超過75歲的機構住民,90%以上在都患有失智症。另外,2004年估計全台灣2300萬人口中有約9萬名失智症患者。僅僅16年時間到2020年,這個數字就增加了三倍以上,達到了29.1萬。但值得注意的是: 這期間全台灣總人口數增長並不多。

016 02

失智症的七大不同類型

失智症有幾種不同類型,每種類型都具有其獨特的特徵和原因。一些最常見的失智症類型包括:

 

  • 阿茲海默病:這是最常見的失智症類型,占所有病例的60-80%。它的特徵是大腦中存在異常的蛋白沉積物,導致腦細胞逐漸退化和認知能力下降。
  • 血管性失智症:血管性失智症是由於大腦血流減少引起的,通常是由於中風或小血管疾病。血管性失智症的症狀和進展可能因大腦損傷的位置和程度而有所不同。
  • 路易斯體失智症:路易斯體失智症的特徵是大腦中存在稱為路易斯體的異常蛋白沉積物。路易斯體失智症與阿茲海默病和帕金森病都有一些相似之處,患有路易斯體失智症的人可能會出現認知能力下降、視覺幻覺、運動症狀和警覺度波動等症狀。
  • 前額顳葉失智症:前額顳葉失智症(FTD)是一組以大腦前額葉和顳葉的退化為特徵的疾病。FTD通常影響行為、個性和語言能力,並且通常在比其他失智症類型更年輕的年齡發生。
  • 帕金森病失智症:帕金森病主要是一種運動障礙,但也可能導致認知能力下降和失智症。患有帕金森病失智症的人同時出現運動症狀和認知障礙。
  • 混合性失智症:混合性失智症指同時存在多種類型的失智症,最常見的組合是阿茲海默病和血管性失智症。在混合病例中,往往難以區分每種失智症的具體情形。
  • 其他類型:還有幾種較少見的失智症類型,包括亨廷頓病、克雅氏病、韋尼克-科爾薩科夫綜合症和正常壓力腦積水。

 

每種類型的失智症可能具有其特定的診斷標準、進展方式和治療選項。如果您懷疑某人患有失智症,重要的是尋求醫療專業人員的評估。

常見的失智症風險因素

失智症的發展受到基因、環境和生活方式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儘管有些風險因素無法改變,但某些因素可以進行調整,以降低失智症的風險或延遲發病。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失智症風險因素:

 

  • 年齡:年齡增長是失智症最重要的風險因素。隨年齡增長,失智症的盛行率也增加,在65歲後,風險每五年翻一番。
  • 遺傳和家族病史:家族中有失智症病史,尤其是一等親屬,會增加患病風險。某些基因突變,例如與早發性家族性阿茲海默病相關的基因突變,可以顯著增加風險。
  • 阿波蛋白E(APOE)基因:APOE基因有不同的變異,APOE ε4等位基因的存在與發展晚發性阿茲海默病的風險增加有關。
  • 心血管風險因素: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因素,例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肥胖和吸煙,也與失智症的風險增加有關,特別是血管性失智症。
  • 生活方式因素:某些生活方式選擇和習慣可以影響失智症的風險。這包括缺乏體力活動、營養不良、過量飲酒、吸煙和缺乏腦力刺激。
  • 頭部受傷:嚴重的頭部受傷,特別是失去意識的頭部受傷,與晚年發展失智症的風險增加有關。
  • 社交和認知參與:缺乏社交互動和腦力刺激可能導致失智症的風險增加。參與挑戰大腦的活動,如閱讀、解謎、社交和學習新技能,可能有助於降低風險。
  • 睡眠障礙:慢性睡眠障礙,如睡眠呼吸暫停症和失眠,與認知衰退和失智症的風險增加有關。

 

需要注意的是,擁有這些風險因素中的一個或多個並不一定意味著個人一定會發展失智症。相反,缺乏這些風險因素也不能保證免受該病的侵害。然而,適應健康的生活方式、管理心血管風險因素、保持腦力和社交參與,以及尋求高血壓和糖尿病等疾病的醫療照護,可能有助於降低失智症的風險或延遲發病。

 

016 03

失智症的問題和挑戰

最後,失智症的問題和挑戰。失智症是一種逐漸惡化的神經系統疾病,影響認知功能、記憶和行為。對於失智症患者和照顧者而言,它可能帶來許多問題和挑戰。以下是與失智症相關的一些常見問題:

 

  • 記憶喪失:失智症的主要症狀之一是記憶喪失。患者可能難以記住最近的事件,忘記重要信息,並且難以記住新信息。
  • 認知能力下降:失智症可能導致認知能力下降,包括解決問題困難、決策困難、語言能力下降和注意力不集中。這種下降會干擾日常活動和獨立性。
  • 溝通困難:隨著失智症的進展,患者可能難以找到詞語、清晰地表達自己或理解他人。這可能導致挫折感、孤立感和維護關係的困難。
  • 行為和心理症狀:失智症可以表現為行為和心理症狀,包括焦慮、攻擊性、抑鬱、焦慮、不安和妄想。這些症狀可能對患者和照顧者都帶來困擾。
  • 功能受損:隨著失智症的進展,患者可能在穿衣、洗澡、進食和上廁所等日常活動上遇到困難。這可能導致獨立性的喪失,增加對他人的依賴。
  • 安全問題:失智症可能會損害判斷和決策能力,使患者更容易遭遇事故、跌倒和徘徊。出現安全問題,照顧者需要採取措施確保患者的福祉。
  • 照顧者負擔:照顧失智症患者對身體、情感和心理上都是一種負擔。由於需要持續監督和支持,照顧者常常經歷壓力、疲勞和自身福祉的減少。
  • 社交孤立:失智症患者可能會退出社交活動,經歷社交互動的減少。這可能導致孤獨感、抑鬱和生活質量下降。
  • 財務和法律挑戰:失智症可能影響患者處理財務、做出明智決策和處理法律事務的能力。這可能對患者和家人造成財務壓力和法律複雜性。
  • 對家庭動態的影響:照顧失智症患者的挑戰和需求,再加上失智症的逐漸惡化,可能會對家庭關系造成壓力。可能會出現決策、責任和照護選擇的衝突。

要注意,失智症的症狀和進展在不同患者之間可能有所不同。醫療保健專業人員的支持、社區資源和照顧者教育可以幫助應對這些問題,改善失智症患者和照顧者的整體生活質量。

 

 

 

Zheng article

鄭光甫 首席顧問

醫學經歷:臺北醫學大學生物統計研究中心主任、公衛學系講座教授; 中國醫藥大學生物統計中心講座教授兼主任、健康照護學院院長、公衛學院院長;美國哈佛大學公衛學院客座教授

 

 

編輯來源和事實核查:

A Nationwide Survey of Dementia Prevalence in Long-Term Care Facilities in Taiwan. PubMed 2022/3/11

守護健康從現在開始!

浚鴻數據開發(DKABio)為佳世達(Qisda)大艦隊的一員,開發智慧健康風險引擎的專家,歡迎健檢中心、醫療院所、保險業、保健食品,或想用AI加值您的健康產品服務的大健康產業業者與我們交流合作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