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沒有脂肪肝? 亞洲人罹患風險高!探索脂肪肝的謎團


 

 

你有沒有發現,周遭朋友有脂肪肝的人還蠻多的 ? 這是A君問我的問題。我只回答,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2018年在新北市有個腹部超音波篩檢結果的分析,發現竟有55%的民眾罹患脂肪肝。

 

當然參加腹部超音波篩檢的人並非一般人,新北市的人也非台灣全體,這數字55% 顯然是抽樣偏差所造成的高估結果。不過,高體重或高血脂的人傾向有較高的機會罹患脂肪肝,而在台灣有高血脂病症的人也不少(至少有26%),這使我陷入了沉思,…。

013 02

脂肪肝的兩大類型

脂肪肝病指的是肝臟中脂肪的積聚。通常有兩種主要的脂肪肝病類型: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這是最常見的脂肪肝病類型,通常發生在沒有攝取大量酒精的個人中,但與肥胖、糖尿病、高膽固醇和代謝症候群等病症相關。在早期的階段,NAFLD並無明顯的發炎或肝細胞損傷,可以說是沒有什麼症狀,醫生也通常說說而已;但在較為進階的階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 時,肝臟會開始發炎造成肝細胞損傷。NASH可能再進展為更嚴重的肝臟疾病,例如肝硬化或肝纖維化。

 

酒精性脂肪肝病(AFLD):這種脂肪肝病是由過度飲酒引起的。長時間大量飲酒會導致肝臟中脂肪積聚、發炎和肝損傷。AFLD可能進展為更嚴重的狀況,如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

 

注意,這些分類並不是互斥的,如果一個人同時存在肥胖和飲酒等風險因素時,可能同時具有NAFLD和AFLD的重疊特徵。同樣值得一提的是,脂肪肝病還可能由於某些藥物、病毒性肝炎和基因缺陷等原因引起,但相較於NAFLD和AFLD,這些原因較為罕見。

 

肝臟的諸多功能之一就是代謝脂肪。食物中的脂肪被消化為脂肪酸而進入肝臟代謝,成為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後運出肝臟外面。若這個過程出了代謝問題,即會造成三酸甘油脂過多的囤積在肝細胞內形成脂肪泡粒。脂肪肝是指肝細胞裡面充滿著脂肪泡粒,使得肝細胞變大,整個肝臟也變得腫脹。

亞洲人更容易罹患脂肪肝!脂肪肝的檢測

有證據顯示亞洲人相較於其他族群,更容易患上脂肪肝。這其中涉及了幾個因素:

 

    • 基因傾向:某些基因變異,在亞洲人口中更常見,這些基因因子可能較容易導致脂肪代謝和肝臟發炎的問題,增加了罹患脂肪肝的機會。
    • 體質組成:相較於在皮下積聚的脂肪(皮膚下脂肪),亞洲人更容易在內臟積聚脂肪(圍繞內部器官的脂肪)。內臟脂肪積聚與脂肪肝的發展密切相關。
    • 胰島素敏感性:研究顯示,亞洲人即使在較低的身體質量指數(BMI)水平下,也可能更常見胰島素抗阻性和糖代謝的障礙。胰島素抗性與脂肪肝的發展密切相關。
    • 飲食模式:東方文化中的傳統飲食往往包含高碳水化合物攝入,尤其是精製碳水化合物和添加糖。這種飲食模式結合基因因素,可能導致肝臟中脂肪積聚增加。

 

013 03

 

有一些常見的血液檢驗可以初步顯示脂肪肝或肝損傷的可能存在,雖不能確定的診斷脂肪肝,但這些風險因子的控管也有極高的價值。檢查包括:

 

      • 肝功能檢查:這些血液檢驗測量血液中肝臟產生的各種酶和蛋白質的水平,如AST、ALT、γ-GTP(丙麩氨轉肽酶)等酵素,這些指標的異常水平可能表明肝臟受損或發炎。
      • 脂質檢測:這項血液檢查測量血液中不同類型的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的水平。過高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或三酸甘油酯,可能導致脂肪肝的發展。
      • 血糖水準:高血糖水平可能表示有胰島素抗阻性或糖尿病,這是脂肪肝的風險因素。

 

脂肪肝指數(FLI)是一個簡單的評分系統,利用身體質量指數(BMI)、腰圍、三酸甘油酯水平和γ-谷氨酰轉移酶(GGT)水平來估計脂肪肝的可能性。較高的FLI分數表示脂肪肝風險較高。公式計算如下:

013 04

脂肪肝指數(FLI)計算機

  (正常值:25~150 mg/dl)





  (正常值:0~40 )

  (男性:小於90 cm,女性:小於80 cm)

 

 

 

 

較高的FLI分數表示患有脂肪肝的可能性較高。分數低於30表示患有脂肪肝的可能性較低,而分數達到60或以上表示患有脂肪肝的可能性較高。不過,FLI只是一種篩檢工具,並不能被用來作確定性的脂肪肝診斷工具。

 

明確診斷脂肪肝最常見的方法是透過影像檢查,例如超音波、電腦斷層掃描(CT掃描)或核磁共振成像(MRI)。這些影像檢查可以顯示肝臟的大小、組織特徵以及任何脂肪積聚的跡象。 超音波是診斷脂肪肝的首選檢查,因為它非侵入性且具有成本效益,在超音波檢查中,通常使用高頻音波來製造肝臟的影像,這些影像可以顯示肝臟中的脂肪量,並且還可以識別任何其他肝臟異常。

 

最後,瘦的人是否沒有脂肪肝的問題? 答案是不一定。傳統上,脂肪肝疾病與肥胖和較高的BMI相關,但現在人們認識到,即使是BMI正常甚至較低的人也可能受到影響。低BMI人群發展脂肪肝的確切機制仍在研究中,但遺傳特性、胰島素抗阻、代謝異常和飲食習慣等因素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延伸閱讀

 

 

 

Zheng article

鄭光甫 首席顧問

醫學經歷:臺北醫學大學生物統計研究中心主任、公衛學系講座教授; 中國醫藥大學生物統計中心講座教授兼主任、健康照護學院院長、公衛學院院長;美國哈佛大學公衛學院客座教授

 

 

編輯來源和事實核查:

The Fatty Liver Index: a simple and accurate predictor of hepatic steatosis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PubMed 2006/11/2

守護健康從現在開始!

浚鴻數據開發(DKABio)為佳世達(Qisda)大艦隊的一員,開發智慧健康風險引擎的專家,歡迎健檢中心、醫療院所、保險業、保健食品,或想用AI加值您的健康產品服務的大健康產業業者與我們交流合作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