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慢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什麼是慢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慢性肝炎是一種肝臟疾病,它指的是肝臟長期(持續超過6個月)受到病毒或其他因素的損害,導致肝細胞發炎和受損的狀態。這種疾病通常在數月或數年的時間內逐漸發展,若無適當治療和管理,可能會導致肝功能惡化,甚至發展為肝硬化或肝癌。[1][2]
種類
慢性肝炎主要分類方式是藉由病毒感染進行分類,其中最主要得兩類為B型肝炎和C型肝炎:
B型肝炎
B型肝炎由B型肝炎病毒(HBV)引起。
C型肝炎
由C型肝炎病毒(HCV)引起,主要透過血液傳播,例如共用針頭、注射藥物或輸血過程中,性行為、母親生產等體液傳播行為也具有高傳染力[3]。除了病毒感染,還有因生活習慣不良、體重過重等因素導致的脂肪性肝炎也是其中[4]。
成因
慢性肝炎的主要成因是病毒感染,即B型肝炎病毒(HBV)或C型肝炎病毒(HCV)的侵入,因此主要會通過血液以及體液進行傳播,例如:生產、性行為、共用針頭、注射藥物等等。
病毒類肝炎並不會通過擁抱、親吻、母乳餵養、共用餐具、握手、咳嗽或打噴嚏傳播。除此之外,長期飲酒、藥物濫用、自體免疫反應、代謝性疾病以及其他肝臟疾病也可能影響慢性肝炎的發展。不當的飲食、暴露於有害化學物質、缺乏運動等生活習慣也可能增加罹患慢性肝炎的風險。[1][2]
症狀
慢性肝炎的初期通常並無明顯症狀,可能會在肝功能受損較嚴重時才出現明顯的徵狀。常見的症狀包括:[1][2]
- 疲勞和虛弱
- 食慾不振
- 腹痛
- 深色尿液
- 深土色的糞便
- 黃疸(皮膚或眼睛呈黃色)
- 關節疼痛
然而,有些患者可能在肝功能嚴重受損之前都無明顯症狀。
併發症
如果慢性肝炎未經適當管理和治療,可能會導致多種併發症,包括:
- 肝硬化
- 肝癌
- 肝臟衰竭
- 腎臟疾病
這些併發症可能對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脅,因此早期診斷和治療是至關重要的。[1][2]
診斷
慢性肝炎的診斷通常包括病史詢問、身體檢查和一系列的檢測。常用的檢測方法包括藉由驗血來檢測肝功能指標(如肝酶、膽紅素等)、病毒指標(如HBsAg、抗-HCV抗體等)以及肝超聲波、肝穿刺活檢等。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病情和檢測結果作出診斷。[1][2]
高風險族群
有部分族群比其他人更容易感染慢性肝炎病毒,例如:
- 與感染者有親密接觸的家庭成員、性伴侶
- 血液透析患者
- 注射藥物濫用者
- 醫療人員
- 性工作者
此外,新生兒也可能通過感染的母親而受到垂直傳播的風險[1][2]。
治療
慢性肝炎的治療目標是減緩肝臟損害、控制病毒複製、預防併發症的發展,並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治療方法根據病毒型別和肝臟損害程度而有所不同。常見的治療方法包括:
- 抗病毒藥物
- 免疫調節劑
- 肝臟保護劑
- 生活方式改變
治療應在醫生的監督下進行,並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個別調整[1][2]。
預防
為了預防慢性肝炎,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點[1][2][4]:
- 接種相應的疫苗:對於B型肝炎,疫苗可以提供有效的預防措施。
- 避免血液傳播:避免共用針頭、注射藥物濫用,確保血液安全。
- 定期檢測:對於高風險族群,定期進行肝功能和病毒指標的檢測,及早發現和治療肝炎。
- 注意生活方式:避免過量飲酒,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避免暴露於有害物質,保護肝臟健康。
編輯來源和事實核查:
[1]What Is Hepatitis B? Symptoms, Causes,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Everyday health 2023.4.4
[2]What Is Hepatitis C? Symptoms, Causes,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Everyday health 2023.5.21
[3]肝病簡介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2022,08,02
[4]8成肝癌與B、C肝炎有關~篩檢及治療!守護您的肝!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202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