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大腸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


 

什麼是大腸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

大腸直腸癌是台灣癌症發生率長年在前三名的癌症[3]。大腸直腸癌是一種在大腸或直腸中發生的惡性腫瘤。它通常起源於粘膜上的良性腫瘤,稱為大腸腺瘤。如果這些腫瘤未被治療,它們可能會逐漸變為癌症。大腸直腸癌的發展通常是緩慢的,並且可以在早期階段進行檢測和治療[1]

 


種類

大腸直腸癌可以分為幾種不同的類型,這些類型主要是藉由腫瘤組織所在位置有所不同,並可能對治療和預後產生影響[1]

 

腺癌

管狀腺癌

黏液癌

鏈狀腺癌

未分化癌

 


成因

 

大腸直腸癌的成因可能是多種因素的結果,包括遺傳、環境和生活方式等。

 

  • 個人生活方式能夠改變的因素如下[1]:

 

  • 肥胖或體重過重
  • 缺乏身體活動的生活方式
  • 包含大量紅肉(例如牛肉和羊肉)和加工肉類(例如某些午餐肉和熱狗)的飲食
  • 抽煙
  • 大量飲酒
  • 而個人無法改變的因素如下:

 

  • 年齡(雖然每個人在任何年齡都可能患結直腸癌,但 50 歲以上的人風險最高。)
  • 結直腸癌或息肉的個人或家族史
  • 有炎症性腸道病的個人病史,例如克羅恩病或潰瘍性結腸炎
  • 罕見的遺傳性遺傳綜合症,例如林奇綜合症
  • 2型糖尿病

 


症狀

 

大腸直腸癌的早期症狀通常不明顯,並且可能與其他疾病的症狀相似。最常見的症狀包括[1]

 

  • 排便習慣的改變,例如腹瀉、便秘或大便變窄,持續幾天以上
  • 一種需要排便的感覺,但排便並不能緩解這種感覺
  • 直腸出血,血呈鮮紅色
  • 便血,會使糞便看起來呈黑色
  • 痙攣或腹痛
  • 虛弱或疲勞
  • 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

psick06 2


階段

大腸直腸癌通常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進行分期,以指導治療和預後評估。常用的分期系統是美國癌症學會(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的TNM分期系統,根據腫瘤大小(T)、淋巴結轉移(N)和遠端轉移(M)來分類病情的嚴重程度[2]

TNM分期系統

 

  • 腫瘤 :描述原發腫瘤大小以及位置

  • 淋巴結 :癌細胞是否擴散到附近的淋巴結

  •  M 轉移 :癌細胞是否擴散至身體其他的部位

 

並且根據TNM,主要將大腸直腸癌分為四期[7]:

 

  • 零期:又稱原位癌,指病變侷限在上皮細胞層或指侵犯到固有層。
  • 第一期:惡性腫瘤在腸壁內(包括黏膜、黏膜下層、及肌肉層)。
  • 第二期:惡性腫瘤已經侵犯到腸壁外層表面,但還沒有淋巴的轉移。
  • 第三期:惡性腫瘤已經侵犯到局部淋巴結轉移。
  • 第四期:惡性腫瘤已經有遠端(如肝、肺)轉移。

併發症

 

大腸直腸癌可能引起一些併發症,例如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二型糖尿病等。這些併發症可能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產生不良影響[1]


診斷

診斷大腸直腸癌通常需要進行多種檢查和檢驗[4]

 

  • 肛門指診:可檢查出肛門以上七到十公分部位的腫瘤,是最簡單的方法。
  • 大便潛血反應檢查:可將肉眼看不出來的流血篩檢出來,為最簡單的方式。
  • 腫瘤標記(CEA):無法作為早期之診斷或篩檢。通常用來作為術後追蹤較有價值。
  • 大腸鏡檢查:以內視鏡經肛門,直接觀察大腸等腸道是否有瘜肉或腫瘤等病變。
  • 組織切片檢查:除了緊急手術之外,術前都應做病理切片檢查,以確認診斷。
  • 大腸鋇劑X 光檢查:是針對大腸的特殊X 光檢查。
  • 腹部電腦斷層檢查
  • 其他:腹部超音波、骨骼掃瞄…等檢查,用於術前和術後追蹤,以確定有無轉移。

高風險族群

 一些人群可能比其他人更容易罹患大腸直腸癌。高風險族群包括具有家族史的人、遺傳性大腸直腸癌綜合症患者、患有慢性炎症性腸疾病(如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的人以及一些遺傳突變的載體。對於這些高風險族群,定期進行篩查和監測非常重要[1]


治療

大腸直腸癌的治療方法通常會依照腫瘤情況差異而使用不同治療方式[4]

 

  • 手術治療:通常為唯一根治的方法。手術方式是將腫瘤所在的大腸切除,並將相關血管、淋巴一併切除,再將大腸予以吻合,或施行暫時性亦或永久性人工腸造口。但對於腫瘤過大或是腫瘤位置在肛門無法手術的患者,則先進行輔助性化療將腫瘤縮小後,再施以手術切除腫瘤,讓患者可以因而保留肛門,獲得最好的生活品質。
  • 化學治療:用於術後的輔助性治療,及控制轉移性的結腸直腸癌。主要的化學治療藥物以5-FU 為主,另Oxaliplatin 合併5-FU 可以加強抗癌效果。目前健保已核准使用在第一線治療轉移性大腸直腸癌。
  • 標靶治療:Bevacizumab(癌思停)與Cetuximab(爾必得舒)是目前核准使用於大腸直腸癌的標靶藥物,主要針對單一目標進行攻擊,達到抑制癌細胞的生長,且必須和化學治療一併使用才具有療效。近幾年已研發出新標靶藥物包括Panitumumab (維必施) 與Regorafenib(癌瑞格),目前主要做為一線治療失敗後的二、三線藥物使用。
  • 放射線治療:使腫瘤局部化。
  • 支持療法:支持療法是予適當的症狀治療以減輕不適,並增加舒適感。

預防

 

預防大腸直腸癌的關鍵在於改變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和定期進行篩檢。以下是一些預防大腸直腸癌的建議[3]

 

  • 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類及高油脂食物。
  • 養成每天運動習慣。
  • 養成定期篩檢的習慣。 大腸癌多發生在50歲以後,所以50歲以上民眾應每1~2年接受糞便潛血檢查,但是有個人或家族瘜肉症或大腸癌病史的民眾,建議直接接受全大腸鏡檢查,檢查年齡也要提早。

 psick06 1

 

 

 

編輯來源和事實核查:

[1What Is Colon and Rectal Cancer? Symptoms, Causes,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Everyday health 2022.8.1

[2]Colon Cancer: What Do the Stages Mean? By Pamela Kaufman Medically Reviewed by Conor Steuer, MD Reviewed.Everyday health 2022.12.19

[3]大腸癌防治概況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2022.8.29

[4]認識大腸直腸癌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大腸直腸外科 2017.1.19

 

守護健康從現在開始!

浚鴻數據開發(DKABio)為佳世達(Qisda)大艦隊的一員,開發智慧健康風險引擎的專家,歡迎健檢中心、醫療院所、保險業、保健食品,或想用AI加值您的健康產品服務的大健康產業業者與我們交流合作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