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高血脂(Hyperlipidemia)?

 

psickHL 8


 

什麼是高血脂(Hyperlipidemia)

高血脂是指血液中脂質(例如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水平異增高的病症。 它是一種常見的因代謝紊亂導致的慢性疾病,也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例如動脈粥狀硬化(ASCVD)、心臟病及中風等。

 

根據脂質異常種類的差異,高血脂可以分為高膽固醇血症(膽固醇數值過高)、高三酸甘油脂血症(三酸甘油酯數值過高)等。高血脂的治療通常是藉由生活方式的改變(例如飲食、運動等),在某些情況下,還需要藥物來輔助控制血脂水平來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2]


膽固醇是什麼?

膽固醇是一種脂質(脂肪),其對於維持身體正常運作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膽固醇不僅是細胞膜的組成部分,其也參與了身體中各種激素、維生素 D 和有助於消化的膽汁酸的產生。 膽固醇主要是由肝臟生產,也可以從某些食物中獲取,例如肉類、乳製品和雞蛋。 膽固醇在血液中通過脂蛋白運輸,其依照密度可大致分成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

 

低密度脂蛋白(LDL)

當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越高,罹患心血管疾病 ( 動脈粥狀硬化(ASCVD)、心臟病及中風 ) 的風險也會隨之提高。

 

高密度脂蛋白(HDL)

高密度脂蛋白(HDL)會隨著其在血液中的含量提高,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因此,通過均衡飲食、定期鍛煉以及必要時藥物治療來維持健康的膽固醇水平非常重要[2]

 


種類

高血脂症有多種類型,每種類型的區別主要是藉由特定的血脂數值異常作為特徵。 高血脂症的主要類型包括[1]

 

高膽固醇血症

這種類型的特點是血液中總膽固醇水平升高。 又可進一步分為: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一種遺傳性疾病,由於血液中可以清理低密度脂蛋白的基因受損,導致低密度脂蛋白(俗稱“壞”膽固醇)數值升高。

 

多基因高膽固醇血症:一種更常見的高膽固醇血症形式,受到多種類遺傳或者環境因素導致。

 

高三酸甘油酯血症

這種類型的特點是血液中三酸甘油脂水平升高。 三酸甘油酯是一種儲存在脂肪組織中的脂肪,可能受到飲食、肥胖、缺乏身體活動和某些醫療狀況等因素的影響。

 

混合性高血脂症

這種類型涉及血液中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水平升高。 其病因大多是身體產生對胰島素的耐受性、肥胖以及代謝綜合症有關。

 

異常β脂蛋白血症

這是一種較為罕見的遺傳性疾病,其特徵是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水平升高,特別是β脂蛋白的代謝會有明顯的異常。

 

脂蛋白(α)升高[Lp(α)]

Lp(α)是一種與低密度脂蛋白相似的脂蛋白。 血液中 Lp(α) 數值升高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成因

高血脂可能有多種原因,包括遺傳因素、生活習慣和某些醫療狀況等等。常見原因如下[1]

 

  • 遺傳因素:有些人可能有高血脂症的遺傳傾向。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和家族性混合性高脂血症等疾病皆是導致血脂數值升高的遺傳性疾病。
  • 不健康的飲食:食用富含飽和脂肪、反式脂肪和膽固醇的飲食容易導致血脂數值升高。 這些不健康的飲食會導致體內低密度脂蛋白和三酸甘油酯的產生增加。
  • 久坐的生活方式:缺乏身體活動和久坐的生活方式會導致體重增加、肥胖以及三酸甘油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升高等問題。
  • 肥胖:體重過重,特別是腹部肥胖,與三酸甘油酯水平較高和高密度脂蛋白(通常俗稱“好”膽固醇)數值下降有關。
  •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特別是第二型糖尿病患者,通常患有血脂異常,其特徵是三酸甘油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數值低落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數值升高。
  • 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甲狀腺功能低下會導致甲狀腺素分泌下降,間接使脂質代謝改變,因而使低密度脂蛋白和三酸甘油酯數值升高。
  • 腎臟疾病:慢性腎臟疾病會使脂質代謝受到影響,導致血脂異常。
  • 某些藥物:某些藥物,如皮質類固醇、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和一些抗逆轉錄病毒藥物,可能會導致血脂水平升高。
  • 飲酒:過量飲酒會使三酸甘油酯水平升高,導致高脂血症。

 

psickHL 1


併發症

高血脂症如果不及時治療或不加以控制,可能會導致各種並發症並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以下是與高血脂症相關的一些潛在併發症[1]

 

  • 動脈粥狀硬化:低密度脂蛋白數值升高會導致動脈中形成脂肪沉積物(斑塊),這種情況稱為動脈粥狀硬化。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斑塊會使動脈變窄以及硬化,導致無法有足夠的血液流向重要器官,促使心臟病發作、中風以及外周動脈疾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 冠狀動脈疾病(CAD):當向心臟供血的冠狀動脈因動脈粥狀硬化而變窄或阻塞時,就會發生冠心病。 當發生冠狀動脈疾病時,可能會發生胸痛(心絞痛)、心臟病等,嚴重者甚至有心臟衰竭的狀況。
  • 中風:向大腦供血的腦動脈產生動脈粥狀硬化會增加中風的風險。 而當大腦的血液供應中斷時就會發生中風的現象,因而導致大腦損傷和潛在的長期殘疾。
  • 外周動脈疾病(PAD):動脈粥狀硬化也會影響腿部和其他四肢的動脈,引起PAD。 PAD 會導致受到動脈粥狀硬化影響的部位疼痛、麻木和四肢血流減少,導致行走困難,並增加感染和傷口不癒合的風險。
  • 胰腺炎:三酸甘油酯的數值升高,尤其是患有嚴重高三酸甘油酯血症的個體,會增加罹患胰腺炎的風險。
  • 黃瘤和黃斑瘤:此類症狀大多是脂肪沉積物導致,在嚴重高脂血症患者的皮膚、肌腱和眼瞼上皆有高機率會形成此類脂肪沉積物。
  • 心血管疾病:高血脂症,特別是與吸煙、高血壓和糖尿病等其他危險因素結合時,會顯著增加心臟病發作、中風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診斷

診斷高血脂症涉及通過脂質檢測來評估血液中的脂質水平。以下是診斷高脂血症的主要可能方向[1]

 

  • 脂質檢測:脂質檢測是一種血液測試,測量各種脂質指標,包括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三酸甘油酯。通常在禁食一段時間(通常為9-12小時)後進行此項測試以獲得準確的結果。
  • 總膽固醇:總膽固醇測量血液中的總膽固醇量,包括LDL和HDL。
  • 低密度脂蛋白(LDL):LDL通常被稱為「壞」膽固醇,因為它可能導致動脈中的斑塊形成。LDL數值升高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有關。
  • 高密度脂蛋白(HDL):HDL通常被稱為「好」膽固醇,因為它有助於從血液中清除多餘的膽固醇,將其運回肝臟進行處理。較高的HDL數值通常對心血管健康有益。
  • 三酸甘油酯:三酸甘油酯是一種在血液中循環的脂肪。三酸甘油酯數值升高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有關。
  • 非HDL膽固醇:非HDL膽固醇是通過從總膽固醇中減去HDL而計算得出的。它提供了由LDL和其他非HDL脂蛋白攜帶的膽固醇量的估計值。
  • 風險評估:除了脂質水平外,醫療專業人員還可能考慮其他風險因素,如年齡、性別、血壓、吸煙狀況和病史,以評估與高血脂症相關的整體心血管風險。

2022年台灣血脂指南建議,所有40歲以上的成年人應至少每5年檢查一次血脂水平。 有高血脂症或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個體,以及具有肥胖、糖尿病或高血壓等其他危險因素的個體,可能需要更頻繁地進行篩查。


高風險族群

高血脂症可以影響各個年齡和背景的人,但某些人群可能更容易患上這種疾病或出現併發症。以下是與高血脂症相關的高風險人群[1]

 

  • 具有高血脂症或心血管疾病家族病史的人:遺傳因素可能導致高血脂症的發生,具有高血脂症或相關心血管疾病家族病史的人可能更容易患上高血脂症。
  • 老年人(男性45歲以上,女性55歲以上):隨著年齡增長,患上高血脂症及相關併發症的風險增加。這部分是由於脂質代謝和其他與年齡相關的因素的變化。
  • 肥胖或代謝綜合症患者:肥胖和代謝綜合症(一組包括高血壓、高血糖、腹部過多脂肪和異常脂質水平的疾病)與高血脂症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有關。
  •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尤其是第二型糖尿病,與高濃度的三酸甘油酯、低濃度的HDL和高濃度的LDL血脂異常相關。
  • 慢性腎臟病患者:慢性腎臟病可以干擾脂質代謝並導致血脂異常症。
  • 吸煙史:吸煙可以促使高血脂症的發生並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 高血壓病史:高血壓可以損傷動脈,增加動脈粥狀硬化和相關併發症的風險。
  • 心血管疾病病史:先前患有心臟病發作、中風或其他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更容易患上高脂血症並出現進一步的併發症。

治療

高血脂症的治療通常涉及生活方式改善和藥物治療的結合,具體取決於病情的嚴重程度和個體整體心血管風險。以下是高血脂症治療的一些關鍵部分[1]

 

  • 生活方式改善:生活方式改善是高血脂症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改善血脂水平和整體心血管健康。這些可能包括:

 

  • 藥物治療:醫生可能會開藥物處方,以降低血脂水平並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這些藥物可能包括:

他汀類藥物:他汀類藥物是一類可以降低LDL水平並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的藥物。它們通常使用於高血脂症的第一線治療。

依澤替米貝:依澤替米貝是一種可以通過抑制腸道對膽固醇的吸收來降低LDL數值的藥物。

PCSK9 抑制劑:PCSK9 抑制劑是一類新型藥物,可以通過增加肝臟清除血液中的LDL來降低其於血液中的濃度。

纖維酸衍生物:纖維酸衍生物是一類可以降低三酸甘油酯水平並提高HDL膽固醇水平的藥物。

維生素B3(菸鹼酸):維生素B3可以降低LDL和三酸甘油酯水平,同時提高HDL水平。

 

具體開立的藥物將取決於個人的血脂水平、整體心血管風險和其他疾病情況。重要的是按照處方用藥並定期與醫療專業人員進行回報,以監測血脂水平並根據需要調整治療。

 

在某些情況下,可能需要其他治療來管理高血脂症和相關併發症。例如,血中LDL水平非常高或患有某些遺傳疾病的人可能需要額外的治療,如LDL吸附術。


預防

預防高血脂症涉及採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管理風險因素。以下是預防高血脂症的一些方法[1]

 

  • 健康飲食:遵循均衡且有益心血管健康的飲食,其中包括大量的水果、蔬菜、全穀物、瘦肉蛋白和健康脂肪。限制飽和脂肪、反式脂肪和富含膽固醇的食物攝入量。選擇低脂或無脂的乳製品產品,並選擇瘦肉來源,如家禽、魚類和豆類。
  • 定期運動:定期進行運動,以維持健康的體重並改善血脂水平。每週目標是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75分鐘的高強度運動,並結合一些能使心率上升和強化肌肉的運動。
  • 保持健康體重:過多的體重,尤其是腰部周圍的脂肪,會增加血脂數值。通過均衡飲食和定期鍛煉來保持健康體重。
  • 避免吸菸:吸菸和二手菸暴露會對血脂水平產生負面影響,並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如果你是吸菸者,應戒菸,並避免接觸二手菸。
  • 限制酒精攝入:過量飲酒會增加三酸甘油酯水平,並導致高血壓和其他心血管風險因素。如果選擇飲酒,要節制飲用。這意味著女性每天最多一杯,男性每天最多兩杯。
  • 管理其他健康狀況:某些健康狀況,如糖尿病、高血壓和代謝綜合症,會增加發展高血脂症的風險。與醫療專業人員合作,通過藥物治療、生活方式改變和定期監測來有效管理這些狀況。
  • 定期健康檢查:定期進行健康檢查有助於識別高血脂症或其他心血管風險因素的早期徵兆。定期監測血脂水平、血壓和其他相關的健康指標是重要的。
  • 基因檢測:在某些情況下,高血脂症可能是由基因因素引起的。如果你有家族早發心血管疾病或高血脂症的家族病史,考慮基因檢測,以確定是否存在需要特定管理的潛在基因性疾病。

 psickHL 2

 

 

編輯來源和事實核查:

[1]Huang, Po-Hsun, et al. "2022 Taiwan lipid guidelines for primary prevention."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121.12 (2022): 2393-2407.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2022 年台灣初級預防血脂指引

[2]Chen, Po-Sheng, et al. "2022 focused update of the 2017 Taiwan lipid guidelines for high risk patients: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 and ischemic stroke." Journal of the Formosan Medical Association 121.8 (2022): 1363-1370.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2022年「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

Searching for partners

DKABio, specialized in algorithm developing of health risk analysis, is a member of Qisda corporate group. We are searching for partners such as health examination centers, medical institutions, insurance companies, nutritional supplement producers, and healthcare industry players who are looking for value-added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