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3月專題 心血管頭號殺手 冠狀動脈心臟病

seminar mar 2

 

你有聽過冠心病嗎?冠心病為冠狀動脈心臟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又稱缺血性心臟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IHD),是目前心血管疾病中造成最多人死亡的原因之一。

 

根據全球心血管疾病負擔合作組織(JACC)統計,心血管疾病(CVD)患病病例總數從2020年的6.01億增加到2021年的6.21億,CVD死亡人數從1990年的1240萬穩步增加到2021年的2050萬。

 

冠心病又為CVD死亡中,人數最高的死亡原因,全球的統計結果指出,自 1990 年以來,因冠心病導致的傷殘調整生命年 (DALY;反映了由於疾病或傷害而導致的整體健康損失,它將失去的健康年和因殘疾而減少的健康年結合起來,做為一種用於衡量疾病負擔的指標。) 總數持續上升,到 2021 年將達到 1.85 億 DALY、944 萬人死亡和 2.58億冠心病患病病例。 [1]

 

冠心病是沉默的殺手,在台灣,國建署指出,若代謝症候群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者,後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時間分別為4.1年、3.9年、4.5年。除此之外,依據2017-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顯示,僅6成7的民眾知道自己有血糖或者血壓異常,而僅2成3的民眾知道自己的血脂異常,反映了民眾對於心血管健康的認識不足![2]你是否定期檢查你心臟和血管的健康呢?過量的肉類攝取、長時間的久坐、氣候的變化都可能引發心肌梗塞,造成危急的情況!

 


什麼是冠狀動脈心臟病?由心說起

正常的心臟是一個強壯的、中空的肌肉組織,大約像一隻拳頭般大小,位於胸腔內胸骨之後。它負責將血液輸送至全身,以維持身體各個器官的正常運作。一般健康的人每天心跳約十萬次,將超過8000公升的血液泵送到全身各處,並且持續不斷地工作著,為維持人體的正常運作而不懈努力。[3]

 

為了保持這樣持久且不斷的劇烈運動,心臟本身也需要充足的養分和氧氣。冠狀動脈是環繞在心臟表面的重要血管,負責供應心臟所需的氧氣和養分。主要的冠狀動脈可分為左主冠狀動脈 (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 ;LMCA )及右冠狀動脈 ( right coronary artery ; RCA ),其中左冠狀動脈又分兩條支線,左前降動脈(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LAD)及左迴旋動脈 ( left circumflex, LCA )。[4][5]

 

左主冠狀動脈 ( left coronary artery ;LMCA) 負責供應血液至左邊心肌。

左前降動脈(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LAD) 左主冠狀動脈的其中一個主要分支,要負責供應血液給左心室的前部。

左迴旋動脈 ( left circumflex LCA ) 左主冠狀動脈的另一個主要分支,負責供應血液給左心房和左心室的後側。

右冠狀動脈 ( right coronary artery ;RCA ) 主要負責供應血液給右心房和右心室。

 

seminar mar 4

心臟前動脈,心臟後動脈,來源: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2023.04.16

 

 

 冠狀動脈疾病就是由向心臟供血的動脈(稱為冠狀動脈)壁上斑塊積聚引起的

 

當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其他危險因素,造成血管發炎、形成斑塊,隨著時間的推移,斑塊的堆積會導致動脈內部變窄、硬化,阻礙血液流通,這個過程稱為動脈粥狀硬化,當血管過度收縮或斑塊破裂時,可能會引起心臟缺血,造成心絞痛或心肌梗塞。

 seminar mar 5

Coronary heart disease 冠狀動脈心臟疾病,來源: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2022.02.23

 

心血管病、心臟病、冠狀動脈心臟病 有甚麼不同?

心血管疾病是現代人常見的健康殺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每年約有 1,790 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佔全球總死亡人數的 31%[27]。然而,許多人對心血管疾病的相關概念仍感到混淆;「心血管疾病」、「心臟病」和「冠狀動脈心臟病」究竟有何不同?

seminar mar 3

 

Know the Difference Fact Sheet,來源: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2021.10;認識冠心病,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22.08.29


三高:冠心病的罪魁禍首

除了有家族病史的人是高風險族群外,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也是缺血性心臟病的重要風險因素。這些條件常常相互關聯,除了對心血管系統造成嚴重影響,更增加了心臟疾病發作的風險!

 

高血壓

血壓是血液流動時衝擊血管壁所引起的壓力[20],高血壓增加了心臟負擔,使心臟不得不更努力地工作以將血液送到全身,心臟長期的負擔導致心肌肥厚和心臟功能的惡化,增加了冠狀動脈的狹窄和阻塞的風險。

 

其次,高血壓會損害血管內皮細胞,促使動脈壁上的脂質積聚,形成動脈粥樣硬化,加劇了冠狀動脈的阻塞。

更多精彩內容:

 

高血脂

高血脂意味著血液中的膽固醇和脂質水平升高,尤其是過多的「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這種膽固醇會在血管壁內沉積,形成斑塊,進而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這些斑塊不僅會造成動脈的狹窄,還可能斷裂或破裂,促使血栓形成,進一步阻塞血流。

 

此外,高血脂也會損害血管內皮細胞,促使動脈壁的發炎反應,使得動脈更容易受損和硬化。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變化增加了冠狀動脈的風險,最終導致心肌缺血、心肌梗塞等嚴重心血管事件的發生。

更多精彩內容:

 

高血糖

高血糖是引起冠心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在糖尿病患者中尤為突出,研究表明,第2型糖尿病患者死於心血管原因的可能性是一般人群的四倍[21]持續高血糖狀態會對血管造成嚴重損害,造成心肌僵硬,嚴重會導致心臟衰竭。

 

而糖尿病所引起的神經損傷,導致患者感覺不到胸痛或其他心臟問題的症狀,錯失警告的信號,可能等到病情發展到晚期才會被發現。[22]

更多精彩內容:


心血管疾病大哉問 吃魚油真的有效嗎?

問題1:每天補充魚油有助於預防心臟病?

Omega-3 脂肪酸對心臟和大腦健康起著重要作用。它們與增強免疫系統、減少發炎、降低血壓和三酸甘油酯、降低心臟病和認知能力下降的風險有關。

 

omega-3 脂肪酸主要分為三種: α-亞麻油酸 (alpha-linolenic acid;ALA),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人體可以將少量的 ALA 轉化為 EPA 和 DHA,但增加水平的主要方式是食用含有 omega-3 的食物和補充劑。[6]

 

seminar mar 7

 

美國心臟協會雜誌(JAHA)2022 年發表的一項分析發現,每天以食物或補充劑形式攝取 3 克 EPA 和 DHA,可能是幫助降低血壓的理想劑量。[7]另外在 JAHA 上發表的一項新分析發現,每天服用超過 2 克的 DHA 和 EPA 補充劑可以降低三酸甘油酯和非 HDL 膽固醇[8]

 

然而,發表在JAHA上的 STRENGTH 試驗,研究了服用高劑量omega-3 魚油與服用安慰劑進行比較的試驗中發現,並沒有證據表明這些膠囊可以幫助健康人預防心臟病或相關問題。[9][10][11]

 

因此,如果想從 omega-3 脂肪酸中獲益,應該選擇有國家認證標籤的產品,並按照醫生或營養師的指導。同時,也應該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如減少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攝入,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攝入,規律運動,戒煙等。這些措施對心臟健康更有幫助。

 

問題2:65歲以上時,血壓升高是正常的。

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他們的動脈壁會變得硬化,迫使心臟加倍努力地泵血,導致血壓往往會升高,這種現象最初被稱為「本態型高血壓」(essential hypertension),因為醫生認為對於老年人來說,高血壓對於向大腦輸送足夠的血液至關重要。這就是為什麼一些醫生建議,在大約65歲之後,收縮壓可以高達150的原因。

 

然而,目前的指引建議成年人將收縮壓控制在130或更低的水平。要達到這個目標通常需要服用兩種或更多的降壓藥物,這可能會使老年人容易出現頭暈和跌倒等副作用,但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擔憂似乎沒有必要。

 

最近的研究顯示,目標血壓目標較低(收縮壓約 120 至 130)的老年人,與收縮壓目標較高(收縮壓為 130 至 150)的老年人相比,兩種不同的目標同樣有類似的副作用。更重要的是,制定較低的目標導致中風、心臟病和其他嚴重心血管問題的發生率降低。 醫師的建議是:無論您年齡多大,在沒有出現任何副作用的前提之下,都應該與您的醫生合作,將血壓控制在130/80以下。[12]

 

問題3:有心臟病家族史意味著您注定也會有心臟病?

雖然在冠心病的危險因子中,遺傳基因是無法改變的危險因子,尤其是如果該親屬患有早發性心臟病(定義為男性在55歲前或女性在65歲前發生心臟病發作),高膽固醇和高血壓等增加心臟病風險的因素可能與家族遺傳基因有關。[12]

 

但這並不代表一定會罹病,健康的生活習慣比遺傳因子更為重要,如果有心臟病家族病史,應更注重健康,養成良好的生活型態,平時注意均衡飲食、少油少鹽多纖維、戒菸、節酒、多運動,並定期接受健康檢查,以減少心臟疾病之發生。[13]

 

問題4:心血管疾病多半發生在男性,所以女性不用擔心?

 一般而言,三高發生率是男高於女,然而,進入更年期之後,雌激素分泌減退,女性容易出現體重上升,體內低密度膽固醇增高、血管硬化、血壓上升、心臟功能衰退等種種問題。這讓更年期後的女性心臟病死亡率每5年就增加近一倍,發病及死亡率很快追上男性。所以女性不是不會得心血管病,只是平均發病年齡較男性晚

 

而停經前的女性在許多情況也需要特別注意:懷孕時合併妊娠高血壓或合併妊娠糖尿病,未來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都較高;使用含黃體素與雌激素的複合式避孕藥也會增加靜脈栓塞、中風與心臟病的風險。某些女性較多的疾病如:紅斑性狼瘡、甲狀腺疾病…等,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14]


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

您看過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s;AED)嗎?如果您在公共場合發現有人突然昏倒,沒有心跳和呼吸,應該怎麼辦?

 

根據衛生福利部的資料,心臟疾病是近年國人十大死因中的前三名。許多心臟疾病的死亡是因為心跳停止,而電擊是可以讓心臟恢復正常心跳的方法。若如能在一分鐘內給予電擊,急救成功率可高達90%,然而每延遲一分鐘,成功率將遞減7~10%,把握黃金搶救期至關重要。[17]

甚麼是AED?

 AED(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稱為「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是一台能夠自動偵測傷病患心律脈搏、並施以電擊使心臟恢復正常運作的儀器,因為使用的方式相當容易,開啟機器時會有語音說明其使用方式,並有圖示輔助說明,就像使用「傻瓜相機」一樣簡單,所以,坊間稱之為「傻瓜電擊器」

 seminar mar 6

操作AED很簡單!四步驟 開、貼、插、電

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器(AED)是一種可攜式的醫療器材,可用於搶救心搏停止的患者。AED的操作簡單,即使是非醫護人員也能使用。

 

簡單來說,當您發現有人無意識、無呼吸、無脈搏時,就可以使用AED進行急救。心搏停止的患者存活率與急救時間密切相關,越早使用AED,患者的存活率越高。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共場所民眾CPR+AED教材簡易版」,AED使用有四步驟:[15]

 

第一步:開

打開AED的盒子,打開電源。有些裝置會在你打開盒子的時候自動打開電源。AED的語音會引導你接下來的步驟。

 

第二步:貼

拉開衣服。將電擊貼片依圖示貼在患者裸露的胸壁:一個黏在左側乳頭側邊,另一個放在胸部右鎖骨正下方。

 

第三步:插

將電擊插入電擊插孔。 有些機器的電擊已經接在插孔上面,這時就不再進行插入電擊。

 

第四步:電

AED會自動分析心律並語音指示:分析心律,不要碰觸患者身體。再來,AED會依據所分析的心律,用語音告訴你是否需要進行去顫電擊。當AED建議電擊時,要大聲先喊「大家離開!」,並以目視檢查確認沒有人碰觸患者,再按下除顫鈕電擊。

 

即刻行動!黃金救援5分鐘

目前台灣共設置了13921台AED,在公共場所都能夠看到其存在。黃金五分鐘的意思是,心臟停止跳動後,血液中所含的氧氣可以維持供應大約 4-5 分鐘。如能在這個時間內迅速進行並確實實施 CPR,可以保住腦細胞不受損傷,完全恢復。

 

以2020年8月的一例為例,一位七十六歲的駱姓阿公在台中高鐵大廳突然倒下,並且失去了呼吸和心跳。當時,高鐵站內的駐站護士立即行動,取出AED立即對這位老先生實施了電擊,成功恢復了心跳。隨後趕到的警消接手,將老先生送往醫院。[18]

 

根據一篇台灣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的使用情況文獻指出,AED 使用頻率最高的是長期照護機構,佔 34 例(15.7%)。第二和第三高的是學校和通勤站。使用 AED 後現場恢復自主循環(ROSC)有 76 例(45.8%)。[16]

 

哪裡有AED?根據緊急醫療救護法規定,只要為公眾場所,就必須依法設立AED,除了可以至公共場所AED急救資訊網搜尋外,也可以手機下載「全民守護者」App,協助找到距離最近的AED,把握黃金救援時間。


台灣心血管疾病 居十大死因第二

依據衛生福利部111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心臟疾病為全國國人十大死因中,連續兩年位居第二,共計2.3萬人死於心臟疾病,平均約22分鐘就有1人,死亡人數呈現逐年增加趨勢。

 

 

 

心血管疾病男性死亡人數略高於女性的原因,根據醫學研究指出,女性因為荷爾蒙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可以促進血管內皮細胞的功能,避免血管硬化,而這種保護作用,直到更年期來到,女性荷爾蒙的製造減少後即慢慢消失。

 

因此女性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五十歲以前約佔男性的一半,五十歲以後開始緩慢增加,到了六十歲以後,發生率即與男性不相上下。更要注意,女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在發病時,症狀的表現較不典型,加上女性血管較細,雖然發病的平均年齡較男性晚,一旦發病,血管阻塞更快,病情更為嚴重。[19]

 


護心飲食 為心臟健康打下基石

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心臟健康成為越來越多人關注的焦點。而飲食作為維護心臟健康的關鍵之一,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有益於心臟的飲食模式可以顯著促進心血管健康,吃了甚麼會影響心臟健康的許多方面,包括血壓、發炎、膽固醇水平和三酸甘油脂。隨著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日益普遍,學習並選擇適合的護心飲食,不僅是預防心臟疾病的關鍵,更是保障自己長期健康的重要一環。

 

根據美國心臟協會(AHA),對於整體健康有以下六點建議[25]

 

  • 多樣化的水果和蔬菜
  • 健康蛋白質來源,豆類和堅果等植物,魚類和海鮮
  • 液體非熱帶植物油,如油菜籽油、橄欖油、玉米油、大豆油[26]
  • 最低限度的加工品
  • 減少添加糖、鹽的攝取
  • 不飲酒、戒菸

 

每周一酪梨 降低心臟病風險

每周吃一顆酪梨就可以降低心臟病風險!根據哈佛大學對11多萬人進行長達30年的追蹤研究發現,與從不或很少吃酪梨的人相比,每周至少吃兩份(一份約為半個酪梨)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降低16%,因冠狀動脈疾病導致心臟病發作或相關問題的風險降低21%。酪梨三大好處有以下[23]

 

1.豐富的「油酸」減少壞膽固醇

半個酪梨約含有6.5克的油酸,大約相當於一湯匙的橄欖油。研究顯示,用富含不飽和脂肪的食物(如酪梨、堅果和籽類)替代高飽和脂肪(如奶油、乳酪和肉類)有助於降低血液中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LDL)膽固醇水平,這是冠狀動脈疾病的主要罪魁禍首。

 

2.高「纖維」含量 降脂降血壓

一份酪梨可提供高達每日建議纖維攝入量的20%,富含纖維的飲食可能降低心臟疾病風險高達30%,這可能是因為纖維不僅有助於降低膽固醇,還有助於降低血壓和體重。

 

3.提供多樣的「維生素、礦物質」

半顆酪梨可提供每日建議葉酸(維生素B9)攝取量的15%,鉀的10%,鎂的5%,以及各種植物富含的天然化合物。所有這些豐富的營養素都可以協助心臟的健康。

 

seminar mar 8

 

多吃堅果抗發炎 對抗血管損傷

每日攝取大約一把(約28克至30克)的堅果,如杏仁、核桃,有助於降低低密度膽固醇以及發炎,多樣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以保護血管,防止血管發炎和氧化。

 

根據 1990 年代初期的觀察性研究,經常吃堅果的人比很少吃堅果的人患心臟病或死於心臟病的可能性更低。哈佛大學的研究也表明,每週吃幾次堅果可使心臟病發作、心臟猝死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降低30%至50%[24]​​


牛津大學研發 預防醫學新途徑

一項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並由英國心臟基金會(British Heart Foundation)資助的研究,於2023年11月發表在費城舉行的美國心臟協會科學會議,研究表明,透過心臟 CT 掃描來識別冠狀動脈是否狹窄或阻塞,可能會忽略的沒有顯著狹窄的患者,然而這些患者發生心臟病和心臟死亡的人數是冠狀動脈顯著狹窄的患者的兩倍

 

該團隊研發的人工智慧工具,透過有關發炎動脈周圍脂肪變化的資訊等風險因素進行訓練,可以獨立且準確地預測10 年內致命心臟病發作風險的人,改變必須接受CT 掃描以調查胸痛的患者的治療方法,具有強大的早期識別和預防性治療的價值,同時具有很高的成本效益,優化醫療團隊與患者治療過程。

 

更多精彩內容:

 f 20240226 01 1

 

 

 

 

 

 

更多資訊及參考資料:

 

[1] Global Burde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Risks Collaboration 1990-2021,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

[2] 每22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 「用心、懂心」從8項行為做起,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23.09.28

[3]認識冠心病,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22.08.29

[4] Anatomy, Thorax, Heart Coronary Arterie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2023.07.24

[5] 冠狀動脈心臟病,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2023.12.13

[6] Are you getting enough omega-3 fatty acids?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2023.06.30

[7] Omega-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Intake and Blood Pressure: A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2022.06.01

[8] Association Between Omega-3 Fatty Acid Intake and Dyslipidemia: A Continuous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2023.06.02

[9] Effect of High-Dose Omega-3 Fatty Acids vs Corn Oil on 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at High Cardiovascular Risk: The STRENGTH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2020.12.08

[10] Omega-3 fatty acids and the heart: New evidence, more questions, Harvard Health Publishing,2021.03.24

[11] Fish oil doesn’t seem to prevent heart problems, studies find,CNN,2020.11.15

[12] Debunking myths about heart disease, Harvard Health Publishing,2022.12.01

[13] 有心臟病家族史,就一定會得心臟病?,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9.12.26

[14] 心血管疾病多半發生在男性,所以女性不用擔心?,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20.12.29

[15] 公共場所民眾CPR+AED教材簡易版,衛生福利部公共場所AED急救資訊網,2014.05.02

[16] The utilization of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s in Taiwan,ScienceDirect,2018.03.24

[17] 衛福部 公眾場所AED急救資訊網

[18] 7旬翁倒臥台中高鐵大廳 經AED急救、送醫後存活,公視新聞網,2020.11.09

[19] 111年男、女性心血管疾病之分析,新北市政府衛生局,2023.07.05

[20] 響應世界高血壓日~掌握3C原則 在家也能輕鬆控血壓,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23.07.27

[21] Diabetes and heart disease,The Heart Foundation

[22] Mayo Clinic Q and A: How does diabetes affect the heart?, Mayo Clinic,2022.06.23

[23] Enjoy avocados? Eating one a week may lower heart disease risk, Harvard Health Publishing,2022.04.11

[24] Nuts: All they're cracked up to be? Harvard Health Publishing,2022.12.01

[25]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Diet and Lifestyle Recommendations,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2021.11.1

[26] Healthy Cooking Oils,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2023.10.24

[27] 提高警覺與防護 心血管疾病不用心驚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23.08.14

守護健康從現在開始!

浚鴻數據開發(DKABio)為佳世達(Qisda)大艦隊的一員,開發智慧健康風險引擎的專家,歡迎健檢中心、醫療院所、保險業、保健食品,或想用AI加值您的健康產品服務的大健康產業業者與我們交流合作

聯絡我們